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示公告
泾源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日期:2022-12-12    来源:泾源县乡村振兴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进全县民生福祉、促进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结合县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市、县有关会议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五个示范县”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四权改革”“五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举措、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目标任务

坚持以“巩固成果守底线”为核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增加群众收入这个关键,抓好有效衔接这个重点,切实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调整优化帮扶政策,进一步壮大特色优势富民产业,补齐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建设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乡村发展“造血”功能,实现乡村产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切实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奋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谱写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泾源新篇章而奋斗。

三、重点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常态化精细化开展“四查四补”,切实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

1.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大动态监测预警和致贫风险消除帮扶力度,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群纳入帮扶范围,实行动态管理。

(1)明确监测对象及内容。针对不同致贫风险,锁定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形成的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主要监测收入、支出和“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

(2)构建长效监测体系。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按照村组日常监测,每月5日前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研究监测情况并提出初步名单,提交村“两委”和村监会联合会议审议,将拟监测名单报乡(镇)审核;乡镇研判预警, 乡镇每月10日前完成各村“三类人口”名单汇总及入户复核,及时召开党委会或乡村干部会分析研判“三类人口”易致贫返贫风险,建立乡级动态管理台账进行分类预警,并将“三类人口”信息录入到管理系统,每月20日前上报县乡村振兴局进行汇总;县级调度帮扶,县乡村振兴局对乡(镇)上报预警名单进行审定,研究交办任务、明确帮扶责任、限期销号,实现线上线下预警风险动态帮扶销号,并做好督促和指导工作。

(3)健全动态监控系统。充分发挥现有的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与手机App功能,加强行业部门间数据共享互通,建立完善行业部门数据与精准扶贫信息数据共享比对机制,公安、教育、住建、卫健、医保、农业、水务、民政等部门与乡镇定期核实比对,定期更新维护监测数据信息,切实做到“实时监测、即时预警”。

(4)筑牢监测保障体系。加强监测工作的统筹协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任务分工和每阶段工作的完成时限。强化监测结果的高效运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将审定核实后的返贫和新的致贫人员情况直接转交给相关行业部门,研究制定“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对2021年底未消除风险的85户三类人群,根据“一户一策”帮扶需求,及时列入各部门、各乡镇2022年整体项目中予以帮扶。

责任单位: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县实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认真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失学辍学。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动员工作;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县域内住院报销“一站式”结算制度;健全完善大病慢病三级诊疗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全县农村住房安全情况开展动态排查,按照即增即改的原则,加强危房改造,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

责任单位:教体局、卫健局、医保局、住建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3.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聚焦三类人群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常态化精细化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四查四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责任单位:各部门、各乡镇

  4.做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工作力度,促进农村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全面落实自治区防贫保政策,及时调整优化脱贫户家庭成员意外伤害保险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群众因意外事故带来的刚性支出。扩大农业产业保险规模,有效降低群众种养风险。

  责任单位: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人寿财险公司

5.全面做好社会保障。落实好老年人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农村“老饭桌”分级管理,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参保。进一步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持续完善残疾人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推进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农村幸福院建设,对留守妇女进行技能培训和居家灵活就业创业扶持。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和帮扶政策双向衔接,确保应保尽保,完善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机制,健全临时救助制度。

责任单位:民政局、人社局、残联、妇联

配合单位:各乡镇

(二)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保障民生。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补齐民生服务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便利化,增进民生福祉,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1.深入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紧盯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全力抓好产业就业帮扶、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整治、保障体系建立、文明建设健全等6项重点工作,着力夯实移民群众发展致富的基础,不断增强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加大移民安置区养殖圈舍改造提升力度,稳序推进移民安置区养殖户“出户入场(园)”,大力推进“扩栏补母”,扩大移民群众养殖规模;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移民群众参与旅游服务,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纺织产业,拓宽移民增收渠道。根据移民群众的就业意愿、培训意向,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服务,确保移民群众人岗相适、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全年移民群众收入达到13430元以上,同比增长11%。继续抓好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改造维修,及时补齐水、电、路、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持续开展“四项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培养移民群众良好生活习惯,激发移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社会融入能力。

  责任单位: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各乡镇、宣传部、人社局(就创中心)、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教体局、民政局、公安局、文化旅游广电局、住建局、水务局、交通局

2.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紧紧围绕“两个高于”的目标要求,加大城乡居民增收力度,稳定转移性收入途径,挖掘财产性收入潜能,拓宽工资性收入渠道,延伸经营性收入链条。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合作机制,鼓励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深入提高政策奖补和技术服务,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增加公益性岗位,积极搭建平台,鼓励灵活就业、兼职从业、积极创业,城镇新增就业300人,全民创业带动就业1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次,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34元以上,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36元以上,同比增长10.5%。

   责任单位:发改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广电局、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3.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泾源二中建设项目,新建县城五幼和兰大庄幼儿园,加快高级中学综合教学实验楼建设,建成职业中学和第四中学,完成城关二小搬迁使用。健全完善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机制,继续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贯彻“五项管理”基本要求,全面落实教育“双减”政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困难学生帮扶措施,支持符合政策的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

  责任单位:教体局

  配合单位:发改局、财政局、审批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4.深入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坚持“大卫生、大健康”工作理念,加快推进健康泾源建设。实施全民健康行动“十大工程”,实施县医院急救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改善乡镇卫生院服务条件,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通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60%以上,脱贫人口和“三类人群”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县域内住院报销“一站式”结算制度。

责任单位:卫健局、医保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三)稳步推进“四权”改革。

1.大力推进用水权改革。严格落实用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调度,制定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对各行业用水总量进行分配,颁发用水权证,实现节水增效。全面提升安全饮水质量,应用推广“互联网+人饮”建管服模式,推进城乡“同源、同质、同网、同价”的智能化供水管网体系,加快实施农村饮水管网提升改造,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

责任单位:水务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2.深入推进土地权改革。加强用地规划管控,盘活土地资源,有序推进国有农用地确权登记,稳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严格履行耕地保护责任,构建城乡统一用地市场,加快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盘活增值”提升用地效益。落实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改革任务,及时出台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深入推进燕家山生态移民迁出区及青龙山流域等生态脆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效。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3.扎实推进排污权改革。加快建立“谁排污谁付费、谁减排谁受益”机制,实现排污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发展绿色化,“降污增益”助推节能减排。对已确定初始排污权的企业进行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口,严禁“两高”项目落户我县,对新建排污企业按照要求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排污许可证》,指导企业入市购买排污权。鼓励现有已确权排污企业积极开展污染治理,提高治污能力。

  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4.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放活山林地经营权,建立市场交易体系,鼓励经营主体通过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经营权作价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参与山林权流转,保障林业收益权。建立市场化植绿增绿机制,推行“以林养林”新模式,将林下经济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范畴,加快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植绿增绿”优化生态效益。建立“以地换林”新路径,以林地综合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异地配套建设用地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国土绿化。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实施“五大工程”促进振兴

1.实施党建引领“凝心工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手拉手”“心连心”机制,采取“支部联村、党员联户、党建凝心”措施,进一步加强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切实以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农村党建“一抓两整”和“三大三强”行动,统筹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总结推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效模式,深化“两个带头人”工程,加强党员教育监督管理,加强开展党员群众及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提升群众自治能力,深化乡风文明实践积分制,落细村民代表会议“55124”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村规民约执行、监督、奖惩机制和村民议事决策机制,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各乡镇

配合单位:宣传部、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2.实施产业壮大“富民工程”。切实把发展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我县优势和特色,抓实抓好文化旅游、肉牛养殖、生态经济、服装箱包、新能源新食品产业,全力创建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巩固提升发展成效,带动群众稳定增收、逐步致富。

(1)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能。以创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目标,坚持完善基础、强化服务、深化宣传、提升品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游、红色教育游、特色康养游、景色乡村游、运动冰雪游等业态,着力构建“绿色六盘、多彩泾源”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培育县、乡、村三级旅游综合服务业态,重点抓好全域旅游示范村补短板项目,着力抓好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项目,切实提升杨岭、冶家、河北、园子、大庄等重点村服务能力。注重旅游消费链的精品化、精细化、精致化,推进特色旅游商品体验示范项目建设,积极研发泾源旅游特色商品、特色菜品,打造“泾源有礼”等创意旅游营销产业链。加大旅游品牌宣传营销,实施泾源县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完善旅游智能管理系统,办好山花节、冰雪节、乡村文化旅游节,借助“两晒一促”“云上文旅馆”,开展全方位全媒体宣传推介,让泾源旅游品牌闻名遐迩。

责任单位:文化旅游广电局

    配合单位:宣传部、发改局、教体局、财政局、交通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提升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能力。更加突出肉牛养殖产业在全县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按照夯基建标、扩量增质、扩链增效、扩市增收的思路,重点在提纯品种、提扩规模、提强龙头、提精加工、提响品牌上下功夫,接续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加强饲草基地建设,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玉米种植8.5万亩,补播紫花苜蓿2万亩,加工调制饲草18万吨,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饲草保障。加大保姆扩栏力度,实施“万千百十”肉牛扩量工程,推行“出户入园”养殖模式,打造“出户入园”养殖示范点14个,力争全县肉牛饲养量稳定在11万头以上。支持龙头企业做好线上线下销售,推进肉牛养殖、饲草配送和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全产业链条发展。强化“泾源黄牛肉”公共区域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力度,积极筹办宁夏·泾源黄牛节,全面宣传泾源美丽画卷,展示肉牛发展成果。实施泾源黄牛标准体系建设,研发产品可追溯系统,确保泾源黄牛从饲养环节到消费者餐桌的质量安全。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发改局、财政局、审批局、各乡镇

(3)拓展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路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突出生态经济产业在全县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地位,规范提升和优化调整苗木种植品种、结构,减量增效,示范发展林下经济,稳妥发展冷凉蔬菜种植,探索发展道地中药材,积极引进发展生态纯净水加工生产,试验示范食用菌生产项目,争取实施山桐子种植加工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加快运营150吨鲜果加工生产线。深化与中科院战略合作,强化标准化检验、鼓励标准化养殖,种植蜜源植物1万亩,建设标准化蜂场10个,全年蜂群数量达到4万群,年产蜂蜜30万公斤以上。加大“泾源蜂蜜”品牌推广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泾源蜂蜜”“六盘山土蜂蜜”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发改局、科技局、财政局、各乡镇

(4)培育服装箱包产业发展潜能。依托已有的服装加工产业基础,按照扶强中小微企业工厂,引进上下游企业,扩大国内外市场的思路,发挥闽宁协作区域资源优势,构建“两来一加工”为主导,园区、企业、车间、农民“三强一增收”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产供加销互促的纺织产业园,实现产业规模扩张、就业工人扩量。引导红梅制衣、鹰鹏服装、百宏实业等企业提升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及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管理水平,做大产业体量规模。引导鼓励泉祥户外纺织、澳丽妃包袋等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全年服装加工生产能力达到30万件(套)以上,箱包等户外用品产量达到500万个以上,吸纳就业700人以上。

责任单位:发改局

配合单位:轻工业园区、人社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5)探索新能源新食品产业发展业态。更加突出新能源和新食品等产业在全县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促进地位,适度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促进县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聚焦绿色食品,紧盯优势品牌,突出在养殖前端、加工末端补链强链,努力打造享誉区内外的“泾”字招牌。稳步推广并扩大蘑菇菌类、冷凉蔬菜、日光温棚等新食品种植面积,全年发展甘蓝等冷凉蔬菜种植1000亩,新建日光温棚100座100亩,打造蘑菇菌类种植示范村2个。

责任单位:发改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3.实施环境整治“塑形工程”。以巩固提升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为基准,突出农民主体,围绕“面里”同推,常抓“整”字塑形,主攻“治”字铸魂,主抓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整体提升,村民环境健康意识普遍增强、整治管护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由干净整洁有序向美丽宜居乡村转变,农村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70%以上、生活垃圾治理率95%以上、污水治理率达到40%。实施“个、十、百”示范创建行动,到2022年底,全县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67个(含乡村振兴示范村16个),示范户850户;自治区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5个;争创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激励县。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住建局

    配合单位:宣传部、政法委、发改局、财政局、水务局、交通局、卫健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4.实施文明教育“铸魂工程”  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两项载体”,扎实开展“四项教育”,规范“一约四会”,拓展深化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5223”兴盛模式,引导广大群众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持续遏制婚丧陋习、人情攀比、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选树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带动农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实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行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六进”“文化进万家”“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惠民文艺演出活动,挖掘弘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单位:宣传部

配合单位:组织部、统战部、司法局、民政局、文化旅

          游广电局、工会、团委、妇联、各乡镇

5.实施基层法治“夯基工程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善治“四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巩固提升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推动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大对不赡养老人、不抚养儿童“两不为”专项整治,加强农村“三留守”人员的维权服务,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落实“一村一辅警”制度,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单位:政法委

    配合单位:宣传部、统战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信访局、各乡镇

)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持续加强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推进自然组道路和村庄巷道硬化,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实现全县乡村道路全面提升。

责任单位:交通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2.全力做好电力保障实施电网智能升级,以农网改造为契机,重点推进110-35kV、10kV 及以下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改造、电缆通道改造等技术提升和配网基建工程,全面推进县城和乡镇建制区“三线”入地,加快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站、智能台架变、低压智能断路器等智慧设施应用。

责任单位:电力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3.加快提升信息通信水平持续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实现建制村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完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和无线广播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有线电视向村组较为集中自然村延伸,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责任单位:发改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

4.健全完善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实施1.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及兴盛川、大湾高效节水灌溉补短板工程。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水务局

配合单位:兴盛乡、大湾乡

)扎实开展示范村建设

坚持把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切实树牢示范引领意识,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扎实推进示范村庄建设,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打通农村饮水、村组巷道、公共场所建设“最后一公里”。以“五大工程”建设为引领,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6个。重点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善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内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组织党员带头参与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厕所革命和农民素质提升等乡村治理工作,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美丽村庄,切实彰显地方特色,进一步推动示范村融合发展,有效提高示范村及片区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力推动群众发展增收致富。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配合单位:组织部、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等

)持续推进社会帮扶衔接。认真落实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1.深化东西部协作。坚持“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协作机制,进一步拓展闽宁协作内容,创新闽宁协作途径,在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务工就业、科技创新、人才支援、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与厦门海沧区、同安区开展全领域交流协作,为泾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劲动力夯实基础。

责任单位:闽宁办、乡村振兴局

配合单位:各部门、各乡镇

2.深化中央定点帮扶。持续做好央企定点帮扶工作,健全完善长效化、常态化沟通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拓展帮扶空间,发挥双方优势,从深化主导产业、互派干部交流、深入开发资源、升级产业园区、改善基础设施、提档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不断助力泾源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

责任单位:政府办

配合单位:各部门、各乡镇

3.深化社会帮扶。发挥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带动泾源县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工作的协调服务机制,继续实施“百企兴百村”行动,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参与泾源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乡村振兴事业,动员协调各方力量、各方资源共同参与乡村振兴,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就业支持和科技服务等工作。

责任单位:工商联、民政局

配合单位:各部门、各乡镇

四、资金筹措

完成以上各项工作,2022年计划实施项目30个,投入资金45935.79万元,其中,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7637.69万元,地方债资金7740.3万元,行业资金8924.4万元,其他资金1633.4万元。产业发展项目12个,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6303万元,基础设施项目9个,统筹整合涉农资金8385.3万元,人居环境整治项目5个,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647.5万元,其他项目4个,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01.89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夯实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联村、科级干部包村联户一般干部包户联人的三联三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强化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各乡镇、各部门要及时制定本乡镇(部门)的巩固拓展方案,确保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持续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对资金违纪违规问题保持“零容忍”,实行“穿透式”管理,全程监督,规范资金使用,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问题发生。同时要充分发挥“331”涉农资金监管平台的作用,自下而上对资金落实到户情况逐级备案、审核、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项目资金用出效益和质量。

(三)着力推进工作作风转变。开展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等问题,对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问责,促进责任、政策、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