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决策预公开 >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
索引号
640424014/2023-00199
文号
泾党办发〔2023〕43号
发布机构
泾源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
泾源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3-05-17
名称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日期:2023-05-17 来源:泾源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为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巩固提升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根据《中共固原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固党办20227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部署要求,按照实施村集体经济“三年提升计划”,聚焦“六好”目标,创新“五种经营模式”,完善“五项发展机制”的工作思路,盘活挖潜资源拓宽发展路径,完善组织形式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2023年,全县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自主经营和“六好”村集体实现全覆盖;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达到85%以上;培育选树年收益3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10个以上(其中:镇至少2个村、乡至少1个村)。到2024年,全县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普遍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收入更稳、带动更强,进一步巩固提升“六好”村集体,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实现全覆盖,培育年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10以上(其中:镇至少2个村、乡至少1个村)。力争2025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5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年收益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村集体达到10个以上(其中:镇至少2个村、乡至少1个村)

二、探索“五种”模式,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立足村集体实际,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资产盘活、资金使用效率,聚集发展合力,加强村集体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创新“村企合作”、“村村联合”、“村社联合”、“村校联合”等多元化市场运营模式,拓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一)农旅融合型

1、发展民俗旅游,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立足资源禀赋,充分挖掘村集体民俗民间文化、山水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资源、地方农特产品等优势,村集体通过自主经营或招引中介组织进行合作经营、投资经营等,通过开展农家乐、采摘园、度假村、山药馆、茶馆、游乐场等接待服务,研发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资产盘活型

2、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以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为契机,对划拨村集体的闲置老旧村部、学校(教学点)、村级卫生室等集体资产进一步扩建改造;对闲置宅基地和土地通过流转或建设基础设施等方式,根据土地性质合理利用。通过自主经营、发包租赁、投资入股等方式进行生产经营,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做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3、激活帮扶车间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村集体自主盘活经营或利用招商引资、致富带头人返乡等方式促进帮扶车间生产经营,既增加村集体经济,又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三)生产经营型

4、通过农业生产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结合泾源县“八个万级”产业基地建设,引导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肉牛、肉羊、中蜂养殖,菌菇、中药材、蔬菜种植等各类经济实体,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县域产业发展。

5、建设公共服务场所,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结合旅游产业资源优势,统筹整合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通过建设旅游驿站、特产馆、停车场等设施,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抱团发展型

6、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的村,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等方式开展合作经营,实现“抱团发展”。鼓励村集体盘活利用积累资金按程序入股到其他经营企业,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企业根据经营情况,按照合同约定给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分红,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

(五)社会化服务型

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多种形式的经营性服务实体,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技术咨询等服务

7、实施代耕代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通过创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收等社会化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8、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通过开展农村卫生厕所后续服务及养殖户粪污集中处理,服务所得收入归村集体所有。

9、推行饲草配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培育一批饲草储备量大、草品优质、服务周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鼓励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县内饲草配送服务的招投标。村集体按照饲草配送情况收取服务费。

10、开展市政设施维护,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对接争取街道、村道绿化、路灯维护、道沿更换、文化广场硬化、上下水维修等工程,通过开展市政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聚焦“六好”目标,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实施管理为关键,规范化管理为保障,以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目的,全面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班子队伍好,全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一是村党组织班子结构合理,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应兼尽兼,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二是村党组织任人唯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员、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中,每年确定一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的产业带头人,并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三是严格“三会一课”基层党组织换届等规定,坚持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员参与,按程序研究讨论各项议题,党务、村务、财务及时公开。

(二)聚焦集体收入好,全力推进自主经营村集体项目建设。突出党建引领,把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效嵌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推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统一配置,充分调研评估,结合村情科学谋划,按程序申报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能严格把控审批采购程序,落实公开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台帐资料,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研判,形成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经营性项目全覆盖

(三)聚焦管理运行好,不断提升村集体规范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村集体项目、固定资产、财务支付、审计检查等管理制度,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完善财务监督,控制财务风险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监督到位不发生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资产流失、相关各方利益被侵占等情况。不发生资金截留、挪用、侵占、滞留、流失等违法违纪现象

(四)聚焦联农带农好,切实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围绕“两个高于”目标要求,抓实抓细“两个提升、两个拓宽”增收措施,结合实际,创新“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想方设法鼓励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着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以上。

(五)聚焦村风民风好,一体推进乡村综合治理。深化乡村治理“5223”模式,落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1+1+3”工作机制。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重大任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环境卫生整治有序,乡村治理积分卡制度运行良好。抓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评选、推荐、宣传,采取多种形式,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活动,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成效显著。

(六)聚焦群众评价好,努力提升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村“两委”及集体服务意识强,群众基础好,干群关系和谐,班子凝聚力和号召力强,群众对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满意度达到85%以上。

四、健全“五项”机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以维护集体权益、服务集体成员,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规范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增强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

(一)健全逐级包抓机制。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在驻村帮扶工作基础上,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部门负责人包村、乡镇领导包抓的工作机制部门包村负责人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对接和指导实施;乡镇党委书记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统筹协调抓总;乡镇班子成员分村包抓,督促指导村集体做好项目谋划、实施监管及验收评估等工作;各村党支部书记具体抓,强化管理,专人负责实施,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见效。

(二)健全多元扶持机制。各乡镇要加强对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研究和部署,县农业农村、住建、财政、民政、乡村振兴、文旅、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在项目安排、政策资金落实、产业扶持等方面,聚焦产业发展和村集体壮大实体,谋划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村集体成员向村集体入股。实施“百企帮百村”,积极探索社会资本通过村企合作、联合开发、参股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金融、税收等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在村集体合作社名下成立公司、合作社等,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质效。

(三)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制度管理。村集体坚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地位平等、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建立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四驾马车”组织构架,严格执行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财务分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村集体“三资”清查核实、财务收支预决算、收支审批、合同管理、收益分配等合法合规管理。强化监督管理。乡镇作为村集体经济属地监管,督促村集体落实“村财乡管”,财经服务中心做好指导落实,负责对村集体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政策法规合理性审查强化行业监管。县委农办和县委组织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对村集体项目和资金的督查检查;农业农村局做好业务指导培训和“三资”监管;财政做好项目奖补资金管理绩效评估审计加强对资金和项目审计监督,保障村集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强化反向监督。实行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和负面清单机制,对村集体资金滞留账户、连续严重亏损、投资入股本金未收回等情形的,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问责(具体参照泾源县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办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执行),并对村党组织降星处理。

(四)建立奖补激励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村集体在提取年收益的20%留作滚动发展资金的基础上,按照年收益的10%提取风险补偿基金,县财政若有条件可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用于村集体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补偿。建立乡村治理基金。村集体在确保滚动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可提取年收益的10%作为乡村治理专项基金,用于“积分超市”运营,鼓励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稳定及村级事务管理等先进典型的奖励。建立奖补激励基金。根据当年村集体经济收益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村干部奖励补助,建立梯度化奖补机制:当年收益在10万元以内的,提取年收益的10%作为村干部的奖励补助(年收益7万元以内的不给予奖补);年收益在10-50万元的,在10万元收益奖补的基础上,再提取超过10万元部分的20%作为奖励补助;年收益50万元以上的,在50万元收益奖补的基础上,再提取超过50万元部分的30%作为奖励补助。原则上个人奖励补助资金不得超过10万元,超过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发。提取的激励奖补资金40%用于奖补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组织负责人),其余奖补资金根据村干部贡献情况按照管理办法和村集体章程进行分配。实行星级评定挂钩。将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村党支部星级评定、村干部考核相挂钩,对达到“六好”目标和评选为“十强”村的村党支部,可以优先考虑提星定级

(五)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县委农办牵头,县委组织部,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对各乡镇发展村集体经济平时督查和年度绩效考核结合,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党支部,在星级评定、评先选优中优先倾斜,对发展弱的村党支部根据情况可降低星级。同时,根据考核情况每年评定一批集体经济“十强”村、村集体经济攻坚突破村、村集体经济先进乡镇、村集体经济扶持先进单位及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个人,结合年度工作会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各部门、各乡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乡镇要成立包抓专班,明确专人加强指导,村党支部要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要紧扣产业落实项目,紧扣制度规范管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形成工作合力。财政、农业农村、民政、住建、乡村振兴、自然资源、旅游、水务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注入,探索社会资本通过联合开发、村企合作、参股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三)加强督导检查。建立“月调度、季评比、半年考核、年底交账”制度,县委农办、县委组织部会同“两办”督查室不定期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年适时召开村集体经济现场观摩评比会,检查督查及评比考核结果将作为乡村年终考核、干部任用及述职述责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乡村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思路、没干劲、没效益的乡村负责人该调整的调整、该处理的处理。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宣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达到相互学习借鉴,每年选育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推广一批可复制经验做法。同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使群众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本融入、农民参与的强大合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