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食用菌产业发展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日期:2022-10-10    来源: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1.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来源

按照中共泾源县委办公室9月24日《关于调整泾源县2022年度闽宁协作项目资金的通知》文件精神,泾源县自然资源局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推广示范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资金来源为闽宁协作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项目总投入141.7万元,其中闽宁协作专项资金108万元,项目单位自筹33.7万元。鼓励企业发展食用菌种植,扩大种植规模和效应,项目通过企业自身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食用菌产业,企业通过技术指导和协议回收的方式带动90户,使受益脱贫人口达500人以上力增种植农户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

1.2 项目推广目的和意义

食用菌的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两种联农带农模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培训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更好的发挥好企业在提升行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巩固拓展闽宁扶贫协作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需要。

宁夏生产食用菌气候条件好前景广阔,南部的六盘山更是食用菌生产的天然基地,泾源县位于六盘山东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半湿润区,为森林草原类型气候,呈“春寒、夏凉、秋短、冬长”的特点。境内土壤为黑垆土、山地土,包括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土和山地灰褐土,海拔、气候、降水、土壤条件都适合食用菌的种植,而且温室种菇的利润一般都在大棚种菜的1-2倍,是大地粮食作物的30倍,每亩至少获纯利3万-4万元。自治区政府已决定把设施食用菌作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突破水资源制约,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泾源县食用菌种植及推广也必将为泾源脱贫攻坚工作做出较大的贡献,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2.项目实施内容

2.1项目示范地点与规模

2.1.1项目示范建设地

2.1.1.1项目建设地点A处位于宁夏泾源县城东,宁夏皇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六盘山苗木快速繁育中心及新民乡马河滩村、香水镇杨家村、香水镇园子村部分农户庭院或牛棚。

2.1.1.2项目建设地点B位于泾源县黄花乡羊槽村原黄花乡育苗中心、沙塘林场,联农带动辐射黄花乡羊槽村、胜利村、庙湾村等6个村,香水镇车村、杨家村2个村

2.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1.2.1、联合北方民族大学在六盘山苗木快速繁育中心进行羊肚菌仿野生林下栽培示范推广15亩。

2.1.2.2、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在新民乡马河滩村、香水镇杨家村、香水镇园子村带动农户15户,由村集体对农户牛棚进行改造,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服务木耳收购合同,向农户提供黑木耳菌袋进行生产,企业技术员一对一上门对农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菌菇收成后扣除前期菌袋成本,对农户生产出的黑木耳产品以高于市场价回购木耳。

2.1.2.3、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企业对接香水镇园子村、杨家村、沙塬村农户15户,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服务协议,以低于市场价将木耳菌袋出售给农户,统一交由企业在基地进行生产管理,吸收农户到企业务工和学习生产技术。既能解决农户没有闲置牛棚参与生产,又能解决企业用工流动性大的问题。生产收成的黑木耳后以企业高于市场价格回购分红。

2.1.2.4、项目实施后,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县内周边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带动30户农户受益,使受益脱贫人口达167人以上,力争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2.1.2.5、对黄花乡和香水镇28户农户,农户自行改造闲置的牛棚企业以每个菌棒5元的成本价格提供给农户30100袋菌棒,种植香菇、平菇。企业免费委派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进行技术服务指导服务,由农户自行管理,对种植产出的香菇和平菇,由企业负责统一收购,以保底价和高于的市场价格对产品进行回收。力争使种植农户增收达3000元以上。

2.1.2.6以组团式租用村集体大棚种植食用菌由具有产业发展能力强的带头人组织10户以上有发展种植菌菇意愿的农户参与村集体租用的大棚进行管理在黄花乡和香水镇32户投放32000袋菌棒,企业以每个菌棒5元的价格提供给农户,企业免费为购买菌棒的农户进行技术服务指导服务,由农户自行种植和管理,对于种植产出香菇和平菇,由企业负责统一收购,以保底价和大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力争使种植农户增收达3000元以上。

2.1.2.7.项目实施后,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县内周边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带动60户农户受益,使受益脱贫人口达333人以上,力争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2.2项目推广示范的关键技术

2.2.1黑木耳种植技术路线

2.2.1.1、地栽间作种植流程:①选地→②整地平地→③开沟、覆膜→④复壮、刺孔、养伤、催芽→⑤摆放菌包→⑥催耳浇水→⑦病虫害防治→⑧采收晾干;

2.2.2.2、吊袋栽培间作和地栽间作种植流程前①选地→②整地平地→④复壮、刺孔、养伤、催芽→⑥催耳浇水→⑧采收晾干支架安装、雾喷安装、吊袋安装,与地栽黑木耳不同。

2.2.2.3支架安装:利用1.2-2米的丝绵卫矛间距,将人工锯好的直杆安装到离地1.4-1.7米的高度,作为吊袋栽培黑木耳的支架,便于挂袋。

2.2.2.4雾喷安装:20PE管间距2米,喷头间距1.5米。

2.2.2.5吊袋安装:在农户牛棚内框架横杆上,每隔20-25cm处,按品字形系紧2根(或3根)尼龙绳,并底部打结。然后把已割口的菌袋袋口朝下夹在尼龙绳上,并在2根尼龙绳上扣上两头带钩的细铁钩 ( 长度以5cm为宜) ,即可吊完1袋,第2袋按同样步骤将菌袋托在细铁钩上,以此类推一直吊完为止。一般每组尼龙绳可立体吊8袋。吊袋时每行之间应按“品”字形进行,袋与袋之间距离不宜少于20cm,行与行之间距离不能少于25cm。菌袋离地面30-50cm左右,利于通风,防止产生畸形木耳,提高产量。

2.2.2 羊肚菌生产主要技术路线

2.2.2.1、人工栽培羊肚菌土壤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一般畦面宽100厘米,畦沟宽30厘米,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沟作为排水沟可起到防涝的作用。一个畦面挖两道种植沟,种植沟与种植沟之间的距离是50厘米,沟深6—10厘米,沟宽20厘米左右。

2.2.2.2、培养料的施用。挖好沟下一步就是往种植沟内铺培养料,培养料要求铺的均匀,铺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3厘米。养料采用通风发酵处理和高压、常压灭菌,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

2.2.2.3、羊肚菌菌丝在3摄氏度到25摄氏度内均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至18摄氏度,低于3摄氏度或者高于25摄氏度菌丝生长停止或者死亡。菌种的播种量为每亩200千克,播种时要均匀准确地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播完菌种后就可以覆土了,覆土厚度为3—5厘米,覆土结束后即可浇水。菌丝要求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70%。

2.2.2.4、发菌期管理。播种后料面覆盖一层报纸遮光,保持料温20-25度,约2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

2.2.2.5、覆土出菇。覆土厚度为3-5厘米。菌丝完全长满培养料后即可覆土。保持通风15天左右,即可有菌蕾出现,此时可以加大喷水量,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待菌蕾长至直径5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

2.3香菇、平菇推广示范的关键技术

2.3.1  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技术。根据泾源县独有的特殊气候条件,采用反季节栽培方式,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市场销路好,适宜反季节栽培的香菇、平菇、羊肚菌等针对泾源冷凉气候特点,采用规模化保温大棚或农户空置房屋、改造后的废旧牛舍等场地进行栽培。菌种生产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原种、栽培种生产。

2.3.2香菇、平菇种植要求。栽培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保持适宜的颗粒度和一定的吸水能力。培养料采用通风发酵处理和高压、常压灭菌,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

2.3.3香菇、平菇种植技术路线

2.3.3.1香菇、平菇栽培的技术工艺流程;备料--配料--装袋--接种--培养--开袋--出菇管理--采收--病虫害管理。

    2.3.3.2、备料栽培香菇所用的原料为木屑,麦皮(米糠) ,红糖,石膏,硫酸镁,磷酸二轻钾等

2.3.3.3、木屑、在泾源县选择作为香菇栽培的树木有,枣树,柳树,榆树,杏树,苹果树等,规格要求;0.3--1.2厘米,不霉变,不腐烂的,在制袋前要经过预湿。

2.3.3.4、麦皮、有粗皮,中皮,细皮之分,通常以粗皮为好,中皮次之。含水量以13%内为好,不含杂质,不霉变,不结块,没生虫。

    2.3.3.5、栽培料的配制  

  栽培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质,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栽培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以及产量和质量的高低。由于各地的有机物质资源不同,香菇生产所采用的栽培料也不尽相同。  

2.3.3.6、几种栽培料的配制其配料以100千克计,视生产规模大小增减。  

  木屑78%、麸皮(细米糠)20%、石膏1%、糖1%,另加尿素 0.3% 。料的含水量55%60%。木屑78%、麸皮16%、玉米面2%、糖1.2%、石膏2%2.5% 、尿素0.3%、过磷酸钙0.5%。料的含水量55%60%。木屑78%、麸皮18%、石膏2%、过磷酸钙0.5%、硫酸镁 0.2% 、尿素0.3%、红糖1%。料的含水量55%60%。上述3种栽培料的配制:先将石膏和麸皮干混拌匀,再和木屑干混拌均匀,把糖和尿素先溶化于水中,均匀地泼洒在料上,用锨边翻边洒,并用竹扫帚在料面上反复扫匀。  

  棉籽皮50%、木屑32%、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 0.5% 、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左右。豆秸46%、木屑32%、麸皮20%、石膏1%、食糖1%。料的含水量60%。  

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  

2.3.3.7、装袋与接种;在泾原香由于海拔高,夏季凉爽,出菇可选择17X60厘米或18X60厘米的袋,装袋后经过灭菌,降温,就可接种,在泾源县接种的时间会在每年的10--次年的3月。

3.项目实施期限及预期进度

3.1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8个月,即2022年3月-2022年11月底。

3.2项目实施进度

3.2.1、20223上旬:做好泾源县食用菌生产状况的调查研究、制订种植方案、做好产业规划、制定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3.2.2、2022年3月中旬-4月:完成香菇、平菇、木耳、羊肚菌种植、下营养袋、覆膜、控温、保湿等养护工作。

3.2.3、2022年4月中旬: 提前清除空地杂物、犁、旋地,完成整地、平地、开沟沥水、地表浇湿、覆1.8米钻孔黑膜、遮阳网安装、支架安装、雾喷安装、地喷安装等黑木耳种植准备工作。

3.2.4、2022年4-6月底:进行香菇、平菇、羊肚菌种植黑木耳菌棒复壮、菌棒刺孔、养伤、催芽、耳片分化、完成催耳浇水(控温、保湿、防雨、通风)、农户牛棚改造及农户菌棒吊袋、做好采收、晾晒等工作。

3.2.5、2022年6月- 9月:企业委派技术人员一对一上门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做好控温控湿通风措施,进行一茬、二茬、三茬出耳、采耳、晾晒等工作;采摘羊肚菌并对栽植的食用菌进行化验检测、对适应性食用菌品种开展夏、秋季栽培示范推广。

3.2.6、2022年10月:做好项目资料整理、自查、项目总结等工作,并形成资料台账报泾源县自然资源局备案,同时申请县自然资源局对项目进行验收。

4.组织与分工

4.1 项目领导小组

项目成立由分管副局长为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产业发展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项目办、财务室、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为项目组成员。具体负责培训项目具体实施、协调和运作,统筹协调培训专业人员团队,搭建交流平台,实现资源、信息、技术、经验共享。项目实施结束后由乡村振兴局对培训资料进行审核,开展项目验收。

4.2项目技术小组    

项目成立由具体实施的企业成立项目技术小组。技术小组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精心组织,责任明确,分工具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任务、技术和示范地点组织项目实施,全力开展项目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项目实施管理方面,采取任务、目标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主持单位接受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按时提交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总结,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项目顺利实施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5.项目资金筹资及资金使用计划

5.1 投资预算

项目共需资金141.7万元,其中闽宁资金108万元,自筹资金33.7万元。具体见项目经预算表。

项目建设A处经费预算表

序号

项目建设

内容

单位

数量

标准

(元)

投资金额(万元)

备注

小计

闽宁资金

自筹资金



合计




50.18

36

14.18


机械整地

6

2800

1.68

1

0.68


示范种植费




48.5

35

13.3


1

菌种材料费

30

10000

30

25

5


2

专家咨询费

30

700

2

2

0.1


3

喷灌材料费

3000

10

3

1

2


4

材料转运费

30

500

1.5

1

0.5


5

交通燃料费

45

400

1.8

1

0.8


6

劳务用工

5

10000

5

2

3


7

管护指导费

3

17000

5

3

2.1


项目建设B处经费预算表

序号

项目建设

内容

单位

数量

标准

(元)

投资金额(万元)

备注

小计

闽宁资金

自筹资金



合计

/

/

/

90.9

72

18.9


机械整地

60

2800

16.8

15

1.8


示范种植费

/

/


74.1

57

17.1


1

专家咨询费

60

700

4.2

3

1.2


2

材料转运费

60

1000

6

5

1


3

交通燃料费

600

200

12

8

4


4

劳务用工

40

10000

40

30

10


5

管护指导费

7

17000

11.9

11

0.9


  

6.项目目标

6.1 项目预期完成的考核指标

6.1.1 推广示范

项目在发展食用菌的同时,按照“企业+村集体+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增加农户收入为目标有效带动周边乡村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技术指导和协议回收的方式直接联农带农带动90户农户受益,使受益脱贫人口达500人以上,力争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6.1.2 技术总结

编写平菇、香菇、羊肚菌、黑木耳种植技术总结1份。

6.2 预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6.2.1 生态效益

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农作物秸秆等,以往农户往往采取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项目的实施开展,将回收农作物秸秆,同时食用菌种植后的菌糠是一种优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持水保肥能力,达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6.2.2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企业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两种联农带农模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培训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同时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食用菌推广,企业生产实现正常化,公司收益持续增加;项目实施后,带动30户农户受益,使受益脱贫人口达167人以上,力争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6.2.3 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为劳动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不仅吸收周边劳动力,而且通过联农带农模式,由村集体对农户的种植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以确保生产任务的落实和实施科学的管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安排,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改善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建设,不断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让产业更加兴旺,村集体经济更具活力,鼓起群众钱袋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再铺新路子,真正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