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大湾羊”让大湾乡农民增收“喜洋洋”
日期:2023-12-29    来源: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湾乡杨岭村调研,叮嘱我们要把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展富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8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按照县委和县政府“八个万级”总体规划和1+3+X产业发展布局,充分挖掘“大湾羊羔肉”这个多年孕育的民间特色品牌“驰名商标”优势和大湾乡群众“靠山养羊”的传统养殖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协会推动、村集体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和立足“优质+高效”产业定位,加快肉羊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养殖品种选育,在大湾乡发展一乡一品肉羊产业,把大湾乡建成全县肉羊产业基地。

坚持扩栏增量,突破养殖体系。为激励农户积极发展肉羊产业,大湾乡争取肉羊产业发展补贴资金,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外购的基础母羊补贴每只补贴300元,一般户补贴200元,有效激发了农户肉羊养殖积极性。杨岭村马占海因养殖场地小,缺乏资金,肉羊市场波动较大等因素导致规模难以扩大,收益一般。在政府贷款、补贴、羊棚扩建等政策的扶持下,2023年马占海扩建羊棚100平方米,富农贷款10万元,引进基础母羊110只,养殖量达到260只。大湾乡调整发展思路,突破原有的肉羊分散养殖模式,各村成立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集中养殖+分户饲养”的养殖模式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的联农带农机制。已建成尚坪村“千只”养殖园区,维修改造六盘村、何堡村肉羊养殖场,用好管好杨岭村养殖场。各村肉羊养殖园区,通过集体投运管理、群众养殖分红,促进产业发展,实现致富增收。目前,全乡羊存栏2万余只,主要以萨福克、小尾寒羊、湖羊、杜泊、骊羊等品种为主。养羊户470户,其中存栏“30”以下养殖户320户,“30”以上大户150户。

坚持协会推动,统一运营管理。2023年大湾乡确定尚坪村、绿塬村、苏堡村为肉羊养殖示范村,按照“协会引导、农户参与、集体经营、共同发展”的原则,成立大湾乡肉羊养殖协会。协会多次组织养殖户进行培训,并热心为群众介绍引进萨福克、湖羊、骊羊等优质品种,不仅降低了养殖风险,还提高了养殖收益。武坪村何磊之前饲养20余只“土羊”,产羔率较低,而且成活率也一般。去年他改养萨福克,现存栏80只,他说:“去年初至今,我已经出栏了100只羊,饲养很简单,不用操太多心,而且效益比之前能增加两倍”。

坚持强化保障,夯实养殖基础。大湾乡着眼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建设,建设绿塬村千亩高效优质饲草料种植基地,种植以紫花苜蓿、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饲草24529亩,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料保障。2023年组建农技推广及防疫队伍1支,初步建成乡村两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组织技术骨干培训养羊户200余人次,帮助38户养羊户和5个村集体合作社解决了饲养、疫病、产羔等难题,增强了农户肉羊产业发展底气和信心。今年开春,大湾村马志福家5头羊张口吐舌,甩头蹬腿,高声咩叫,他邀请大湾乡肉羊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员王必强到现场一番查看后便心中有数:“这个是羊酸中毒,找个兽医开点缓解酸中毒的药物给注射上就好了,注意做好发病羊隔离”。大湾乡肉羊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组人员的身影频频现身于养殖户和养殖合作社的羊舍里。

坚持产业兴农,突出带动成效。大湾乡以瓦亭村羊肉一条街为载体,建立以大湾小城镇为主,杨岭村、瓦亭村为辅的肉羊加工销售新渠道,推动文旅产业与养殖业融合发展,实现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效益。“大湾羊”使用本地青贮饲草喂养,农户多数使用科学饲料配方,其肉质鲜嫩可口、回味悠长,无膻味,深受各方食客青睐。每年销售量可达6000只,带动400余户养殖户增收600多万元。大湾村马利刚就是“大湾羊”受益户之一,他前几年在外从事餐饮行业,收入仅能养家糊口,2022年他回乡创业,在大湾街道开了家烧烤店,主要经营烧烤和煮羊羔肉,食材坚持用大湾本地羊,不到两个月时间生意火爆、门庭若市。

年底喜丰收,肉羊招财来。今年大湾乡共引进特色优质品种母羊10000只,新增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养殖户60户,自3月份以来新引进羊只产羔5500余只,共出栏7300余只,增加收入400余万元。5个养殖场托养162户1720只羊,其中脱贫户和监测对象96户960只,预计年底户均增收3000元。大湾乡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来抓,肉羊产业联农带农机制高效发挥了群众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群众发展能力。肉羊产业已成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带动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使“大湾羊”成为大湾乡群众增收的“喜羊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