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640424001/2011-06022
文号
发布机构
泾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泾源县政府办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1-12-14
名称
泾源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泾源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1-12-14 来源:泾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政府工作报告


——在泾源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泾源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李志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抢抓新机遇、推动新跨越、建设新泾源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旅游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县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元,增长32%,其中县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亿元,增长10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500万元,增长3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0元,增长25%。

一、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草畜产业扩量提质。培育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村14个,新建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公司9个,肉牛养殖户达2.1万户,预计全年肉牛饲养量达20万头,农民人均牧业收入854元,增长16.8%。补播、更新紫花苜蓿3.48万亩,种植地膜玉米和饲料玉米6.2万亩,调制饲草料5.1万立方米。“泾源肉牛发展模式”在全区推广,宁夏优质肉牛核心区地位基本确立,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宁夏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成功举办了我县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第三届中国(宁夏)六盘山黄牛节暨旅游、苗木产业推介会。苗木产业规模扩大。新建千亩以上育苗园区8个,新增育苗面积4.2万亩,苗木年交易3.8亿株,预计实现苗木销售收入2.15亿元,增长53.6%,人均苗木收入1680元,增长64%。“六盘山苗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命名授牌,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宁夏特色苗木基地县”称号。旅游产业持续升温。老龙潭景区开发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引资新建卧龙山休闲度假村。继续实施“农家乐” 提升工程,实现经营收入700万元。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举办旅游产业推介会、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和泾水文化研讨会,扩大了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被自治区命名为“宁夏生态旅游县”。全年接待游客35.7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65亿元,增长19.5%。劳务产业稳中有升。突出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出两个重点,输出劳务2.7万人,劳务创收1.8亿元,人均劳务收入1650元,增长19.2%。

二、大县城建设破题启动

抢抓自治区实施大县城建设的重大机遇,投资19.6亿元开工建设城市重点工程38项,拉开了“一个轴线、两个骨干、三纵九横”的城市框架。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修编了《泾源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25年)》,规划控制区面积由18.7平方公里扩大到40.5平方公里。严格规划管理,全年审定城市建设项目45。深入实施“东扩西移”战略,启动西区项目建设大会战,完成了滨河大道、兴盛路建设及供排水、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84平方公里。高标准建设香水河风情园,精心打造了县城新的生态景观轴线。加快老城区改造,铺设集污管网13.4里、供气管网5公里、供热管网5.9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异军突起,文华苑、荣盛嘉园等9个富有现代气息的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开发建设面积22.5万平方米。加强城市保洁、交通秩序、集贸市场管理,巩固卫生、园林县城成果。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泾河源镇市场二期开发和西区主干道打通工程顺利推进,六盘山镇新修街道1公里,大湾乡完成北街改造2公里,新民乡农贸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新农村建设纵深推进

整合资金,配套产业,高标准完成了24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硬化乡村道路9条61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5.4%。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100所,安装太阳灶4979台、太阳能热水器1375台、节能采暖炉172台。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绿化乡村道路98公里,退耕地补植补造2万亩,荒山、荒沟造林3万亩。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我县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修坡改梯旱作农田8000亩,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1.85万亩,综合治理瓦亭、兴盛小流域5.98平方公里。实施大湾乡、泾河源镇等苗木灌溉工程3处,新增灌溉面积1.02万亩。建成安全饮水工程4处,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问题。积极协调配合秦家沟水库建设,淹没区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年流转土地2.2万亩。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规范化建设,创建规范化合作社18家。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架设、改造各类线路194.8千米。投入1094万元,实施了33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了思源至城关、园子至新月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铺设集污管网5.1公里。扎实推进“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实施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衔接,投放互助资金1820万元,受益农户7062。闽宁合作、区市县部门包村等社会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四、生态移民进展顺利

围绕“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五个重点,科学编制了《泾源县“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落实惠民政策,优化产业配套,整合项目资金,严格工程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张台、周沟等13个县内生态移民安置点,搬迁安置移民7793348人,建设劳务周转房116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太阳能、卫生厕所、节能灶“六到农家”工程,新修生态移民点道路24公里,新建暖棚牛舍551座、文化广场4个、公厕4座,种植特色苗木1558亩。创新搬迁安置模式,投入524万元,解决了特困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为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提供了基础保障和产业支撑,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入住、当年生产”的目标。加强沟通对接,县外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五、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以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在周边经济板块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六盘山水泥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香水轻工业园区规划。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招商引进皇达生物科技公司、必创混凝土公司入驻园区并投入运营,打造了经济增长新引擎。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1.33亿元,增长12%。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年发放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133万元,培育小企业30户,培养小老板60个,创造就业岗位306个。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到3538个,从业人员1.5万人,预计实现总产值3.4亿元,增长13%。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存款余额13.8亿元,贷款余额6.9亿元。商贸流通活跃,城乡市场繁荣,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亿元,增长15.3%。

六、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抢抓新机遇,充实和完善“十二五”项目库,储备各类项目297个,涉及资金175亿元。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紧抓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抓项目争资金,全年争取各类项目58个,到位资金6.3亿元,增长40%。全年开工建设项目45个,建成23个,项目建设呈现量质并重、活力倍增的强劲势头。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出台《泾源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投资效益。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招商领域加速拓展,产业招商成效显著,上亿元项目逐年增多,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效延伸产业链的大项目落户我县。全年落实招商项目14个,到位资金4.57亿元,增长101%。其中上亿元项目6个,增长300 %。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承诺办理10件实事全面落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多方开辟就业渠道,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5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统筹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80%;支付医疗保险金1224.8万元,为参合居民报销住院费1029万元;发放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金788.7万元、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87.3万元。职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实现扩面提标,城市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45元,农村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900元提高到1350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709.5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廉租房覆盖面,新建廉租住房285套、公共租赁房6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50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补贴342.2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390万元。实施扶残助困工程,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100户,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67例,发放轮椅50辆,资助50名贫困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开展法律援助91件,维护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教育强县顺利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在全区率先实施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高中免费教育,全年财政补贴资金73万元,受益学生1277人。全面实施营养早餐工程,开展营养午餐试点。深入实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改造校舍4所3.4万平方米,泾源三小投入使用,泾源一中迁建完成主体施工。重视学前幼儿教育,编制《泾源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第二幼儿园和泾河源镇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提高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标准,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0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建区医院综合楼、泾河源镇卫生院附属用房和3所村级卫生室。深入开展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健康教育实现全覆盖。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惠及4397名妇女儿童。“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扎实开展,群众食品用药安全措施进一步落实。

文体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新建农家书屋79个,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目标。开展广场文艺汇演100多场(次),举办第一届综合运动会,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自治区名录。组织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踏脚”、“赶牛”分获表演项目金奖。新建健身广场8处,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县综合型健身场所的空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户户通,全年放映电影1668场(次)。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足发展。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少生快富”、优生促进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1.6‰,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6.3%,被命名为“全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年完成“少生快富”工程520例,创建“少生快富”整村推进村23个,“少生快富”整村推进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残疾人普查工作有序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防震减灾事业得到加强。气象、妇女儿童、档案史志、老龄等事业稳步推进,工商、电力、质监、邮政、通讯、保险等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九、和谐社会全面进步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被授予“全区国防动员先进单位”称号。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重视和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能。4件人大议案、59件代表意见建议,44件政协委员提案和13件意见建议,已按时办理,办复率均达100%。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五五普法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全面启动,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区法治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深化平安泾源创建成果,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和大接访活动,妥善处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十、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坚持把提高执行力,奋力抓落实作为提升政府效能、落实目标任务、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以 “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修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率先在全市建成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规范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工作全面开展,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政务大厅高效运行,全年办结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8618件。加强审计监督,审查基本建设项目37个,核减资金3662万元。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案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迈出了跨越发展的坚定步伐,谱写了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这是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依法监督、民主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兢兢业业、辛勤耕耘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驻泾单位、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默默奉献的政法干警、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为泾源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的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必须始终坚持把县委的统一领导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紧紧依靠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奋斗,努力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苦干,努力使政府工作体现科学发展和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咬定目标,同舟共济,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发展促增长,以发展惠民生,以发展保稳定;必须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发展四大支柱产业不动摇,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提质增效,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为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民主施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转变作风,务求实效,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城镇化水平较低;地方财力有限,发展主要依赖国家和自治区投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还相对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尚需加强。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201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承前启后、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核心,以生态移民工程和大县城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解放思想、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四个重点”,加快推进草畜、苗木、旅游、劳务“四大产业”,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旅游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努力打造生态保护示范县、特色产业聚集县、休闲旅游度假县、统筹城乡先行县、园林县城展示县、民族团结模范县“六大目标”的“4456”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新泾源,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六个增长、控制四项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计划之内。

按照以上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升级,在壮大发展实力上实现新跨越

做强草畜产业。以实现“人均两头牛”为目标,以“十园千户”工程为抓手,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品牌,全年新建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园区10个(其中千头以上1个,500头以上2个),完善提升养殖园区20个,创建肉牛养殖示范村15个,培育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户1050户,力争肉牛饲养量达21万头以上,其中,稳定存栏9万头,出栏12万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010元,增长18.8%。大力实施良种母牛保护工程,保护良种母牛5000头,冷配改良黄牛3万头。加大优质牧草种植,破解饲草季节性供需平衡难题,更新、补播紫花苜蓿2万亩,种植饲料玉米3万亩。积极推广地膜玉米秸秆揉丝新技术,青黄贮饲草5万吨,力促宁夏大田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达产达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创建国家级肉牛科技养殖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3个。加大“泾源黄牛”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引进牛肉深加工、定点屠宰企业,丰富产品内涵,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标识率、抗体检出率达到100%,确保草畜产业健康发展。

做优苗木产业。以实现“人均两亩苗”为目标,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积极争取自治区项目政策支持,巩固提升全区苗木基地县建设成果,打造西北地区特色苗木基地,争创“六盘山苗木”宁夏著名商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采取“小区连小区,建设大园区”的方式,打造万亩以上育苗园区5个,新增育苗面积3.5万亩,累计达到25万亩以上,力争实现苗木销售收入2.5亿元,人均苗木收入达到1950元,增长16%。加快发展苗木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全年培育苗木合作组织3个,建立苗木专业村10个,发展苗木专业户270户,培育苗木经纪人50个。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积极探索政府苗木价格指导机制,提升苗木市场综合服务水平。大力推广容器育苗、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推进苗木精细化管理。实施兴盛川和张台育苗园区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02万亩。依托宁台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工厂化育苗中心,积极引进研发培育苗木新品种,鼓励发展花卉产业,吸引客商兴建高档园艺式园区,着力提升产业档次。

做大旅游产业。深入推进“旅游强县”战略,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泾源生态旅游品牌。高起点修编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胭脂峡、大雪山等景区详细规划。高标准完成老龙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日接待游客。充分发挥泾河源旅游开发公司引领作用,引进大企业,深度开发胭脂峡、弹筝峡、大雪山等旅游景区。强化宣传推介,全方位、高档次包装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整体影响力。开展星级评定和餐饮大赛等活动,提升“农家乐”旅游接待水平。力争卧龙山休闲度假村、荷花苑大酒店投入运营,新建艺诚国际旅游度假村、鹏胜·金域华庭酒店等星级宾馆,提升旅游承接能力,力争全年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2.5亿元。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通信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向宽领域、高层次迈进。

做活劳务产业。拓宽就业渠道,转变就业观念,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900人,职业技能鉴定800人,新建劳务基地4个,创建劳务示范乡(镇)1个。全年输出劳务人员2.7万人,劳务创收2.1亿元,争创全国劳动力就业转移示范县。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战略,落实优惠政策,创新发展环境,兴起全民创业热潮。全年培育小企业30个、小老板30个,创造新岗位300个,完成创业能力培训120人,发放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800万元以上。

二、加快生态建设,在推动持续发展上再造新优势

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扩大水源涵养林、旅游观光林、生态经济林面积,完成荒山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拓宽整修重点林区道路8条,维修护林点14处。加快县乡村道、学校、庭院、单位绿化步伐。强化退耕地补植补造,狠抓禁牧封育,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构筑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屏障。加快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步伐,争取将我县纳入全国生态效益补偿和水资源补偿机制试点县。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农业水利,打造宁夏“南部水塔”。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高耕地资源质量。积极争取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治理和地质遗址保护项目,加快治理步伐,再造秀美山川。深入推进河谷川道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大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55%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48.6%以上,奋力打造全区生态林业第一县。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力促新提升

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加大投入,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打造15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夯实民生水利基础,重点实施六盘山二期、蒿店、兰大庄、高峰和大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处,解决全县19个行政村1.3万人的饮水问题,力争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新修坡改梯旱作农田9500亩,完成基本口粮田7770亩,综合治理黄花川和周沟等小流域44.7平方公里,生态修复1.59平方公里。实施先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和龙潭水库、红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加快六盘山镇、大湾乡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新民乡、泾河源镇垃圾填埋场工程,打造乡(镇)驻地优美环境。完成危房改造1000户,改善贫困农户居住条件。改造泾平公路21公里,硬化乡村道路3条13.8公里,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目标。配合做好青兰高速东山坡至毛家沟段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个。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新建节柴灶875台,投放太阳灶1000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720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农村商务信息网、物流配送和市场体系建设。

四、加快大县城建设,在繁荣城市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规划龙头地位,以精品意识建设,以先进理念管理,以市场化手段经营,推进大县城建设进程,提升“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生态旅游县城”品牌。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修编县城西区控制性详规。优先发展西区,加快政法机关办公楼、荣盛嘉园、人行办公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九号国际酒店、西嘉园等工程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实施西区供热工程,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快老城区改造,完善城市供排水管网建设。实施101省道县城段改线工程,开工建设荣盛路北延工程,构建顺畅通达的城区路网。打造北环特色商业街,提升县城吸纳能力。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10套、廉租住房200套、棚户区改造100户、劳务周转房200套。完善县城园林景观规范体系,做足依山亲水文章,争取开工建设龙福山、龙吉山绿化工程,实施香水河南梁电站至西峡水库段治理工程,打造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和滨水景观长廊,彰显山水园林新城风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有序流动,有效增加县城人口。加快推进泾河源镇、六盘山镇小城镇建设进程,完善基础设施,拉开建设框架,新建道路6.5公里,铺设供水管网2.7公里、排水管网1.6公里。

五、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在增强发展后劲上迈出新步伐

以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与转化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力争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8%。提升传统工业发展水平,推进技术改造,解决融资难题。抓好六盘山水泥有限公司二期技改项目,扩大金晶淀粉厂生产规模。按照“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定位,完善香水轻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集约发展。加快推进园区主干道、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确保园区建设初见实效。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尽快成立园区组织机构,探索管理模式,做到政策向园区倾斜、项目向园区汇集、资金向园区集聚,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大力支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加大政策、资金、市场服务等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进入园区、投资兴业,形成民间资本、地方企业和客商共同生存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工业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

六、加快生态移民建设,在扶贫攻坚上谱写新篇章

按照“因地制宜、整村搬迁、生态优先、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始终坚持把生态移民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整合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危房改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实施县内生态移民1000户4200人。精心打造六盘山镇、新民乡和泾河源镇等3个百户以上移民新村。落实移民优惠政策,加快移民安置点供水、供电、道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民生保障“兜底”救助工程,将全县生态移民中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对象。积极主动配合做好县外生态移民的组织搬迁和跟踪服务工作,实施县外生态移民搬迁1198户5032人。抢抓国家提高扶贫标准政策机遇,科学界定扶贫对象,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坚持因村因户施策、逐村逐户扶持,突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社会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项重点,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七、突出项目建设,在提升发展水平上注入新活力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主战场,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把泾源建设成为宁南山区最具活力、最富商机的发展前沿和开放高地。抢抓第二轮西部大开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六盘山区集中扶贫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储备、推荐争取项目,发挥比较优势,创新方式,建好载体,着力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优势特色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把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年争取项目资金8亿元,增长27%。强化项目监督,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树立开放包容意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招商模式,拓展招商领域,强化跟踪落实,力争一批投资额度大、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县,全年引进资金7亿元,增长53%

八、突出民生改善,在推进社会事业进步上开创新局面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提高教育强县成果,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强化措施,夯实基础,确保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力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加快实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改造农村校舍22所1.9万平方米,完成泾源一中续建,争取泾源一小改扩建,建设新民乡、大湾乡、六盘山镇和泾河源镇教师周转房,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居住条件。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第二幼儿园续建和泾河源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争取建设六盘山镇中心幼儿园。加强管理,全面实施免费午餐和营养计划工程。强化质量目标管理创新,推行质量提升工程,创建一批区、市级示范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按照“保基层、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免费为农民提供10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整体服务水平,确保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认定。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工建设卫生监督所、紧急救援中心,积极争取医院立项建设。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启动实施105所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实施“四免一救助”政策。健全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建成全县群众文化艺术中心标志性文化工程,继续实施社区文化中心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农村数字电影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挖掘、保护“踏脚”、“花儿”、“赶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踏脚舞“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活动,组建泾源踏脚文化艺术团,全力争取“全国踏脚舞之乡”落户我县,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泾水文化、龙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文章,精心实施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目标管理,强化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推广少生快富整村推进模式,实施少生快富工程480例,创建“少生快富”示范户100户,创建整村推进乡2个。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成果,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7%,大力开展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以项目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全县发放社会保障卡2万张。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和91%以上。大力开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认真开展救灾救济、法律援助和各项社会救助工作,让困难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倡导扶残助困新风,努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

九、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取得新进步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移风易俗,破除陋习,进一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积极争创自治区文明县城。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努力创建诚实守信、和谐发展的信用环境。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双拥共建,支持人民武装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加强民族宗教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深化“平安泾源”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特殊人群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积极争创“全国平安区”。加强监管执法,努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创造新业绩

努力建设求实、务实、落实的效能政府。把求真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要求,着力弘扬敢抓敢管的求实精神,做到开拓进取不自满,埋头苦干不折腾,敢于碰硬不怕难。着力倡导立说立行的务实作风,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求真务实的态度、只增不减的热度,做到说了就办、办就办好,定了就干、干就干成。着力完善督查督办的落实机制,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严格落实“十项规定”和“八办要求”,做到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件件求实效。

努力建设守责、负责、问责的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履责必实、失责必究、问责必严。大力倡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把任务量化到岗、细化到人,确保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努力建设为民、爱民、利民的服务政府。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追求,全力办好为民承诺的10件实事。深化“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拼搏争先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多思发展之策,多行务实之举,多办惠民之事。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成果惠及群众,真正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工程设施为民而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

努力建设定规、守规、践规的廉洁政府。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准则,坚持精诚合作、团结共事,做到坦诚相处,真诚以待;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做到襟怀坦荡,言行一致;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坚持清白做人、廉洁从政,强化审计监督,严肃党规政纪;坚持提升素质,规范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用人环境,服务发展大局。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汇全县之智,集全民之能,鼓实干之劲,全力以赴谋跨越,信心百倍求发展,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新泾源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十项规定”: 即提高会议效率、大力精简文件、简化公务接待、严禁相互宴请、加强公车管理、严格出行管理、严肃工作纪律、下乡轻车简从、严禁干部“走读”、加强廉洁自律。

2、“八办要求”:即今天的事今天办、重要的事优先办、限时的事按时办、能办的事马上办、困难的事努力办、琐碎的事抽空办、分外的事协助办、所有的事认真办。

3、“四免一救助”政策:指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免费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听力障碍新生儿三种疾病;为三种新生儿疾病患儿提供免费治疗;在城乡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对在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发生急救的贫困孕产妇给予适当救助。

4、“营养午餐工程”:指中央和自治区每年投入近3亿元,对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9县区的26万农村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按4元标准提供免费午餐。工程分两步实施:第一步,2011年秋季学期在9县区的32所学校进行试点,磨合运行,积累经验;第二步,从2012年春节学期开始,在9县区的所有农村小学全面推行。

5、“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指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财政予以补贴。

6、“十园千户”工程:指2012年在全县新建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园区10个,其中500头以上2个,千头以上1个。培育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户1050户。

7、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指我县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增收工程、苗木产业增收工程、草畜产业增收工程、旅游产业增收工程、劳务产业增收工程、小城镇带动增收工程、龙头企业带动增收工程和商贸物流带动增收工程,力争“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比2010年翻一番,缩小与全区、全国的差距。

8、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发放社会保障卡,实现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一卡就诊、缴费、待遇领取及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