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640424044/2021-00043
文号
发布机构
泾源县统计局
责任部门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04-26
名称
泾源县2021年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泾源县2021年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日期:2021-04-26 来源:泾源县统计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今年以来,在区市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一季度,全县经济在持续恢复中全面增长,实现“开门红”,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县各项扶持政策,持续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三次产业全面恢复、快速增长,全县经济实现高位开局。根据区市统一核算反馈,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增幅位居全市第3、全区第17,比区、市平均水平分别低3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6.7%(注:按2020年一季度、2021年一季度两年同比速度的几何平均值测算)。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58亿元,增长16.1%,两年平均下降4%,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0.73亿元,下降4.2%,两年平均增长6%,拉动GDP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1亿元,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8.8%,拉动GDP增长11.8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1.5:14.5: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7%、-5.6%和92.9%。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1.5、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喜中有忧

1农业经济恢复良好。一季度农业经济主要依靠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我县无设施农业,畜牧业成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一季度,全县积极做好补栏扩量工作,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据自治区调查总队反馈,猪、牛、羊、家禽存栏大幅提升,出栏呈现“两升两降”态势,其中:牛存栏51000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780头,同比增长23.7%;牛出栏6983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887头,同比增长37%。羊存栏9204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50只,同比增长4%;羊出栏1562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94只,同比增长80%。家禽存栏4.21万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52万只,同比增长148.6%;家禽出栏1.3万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48万只,同比下降77.5%。猪存栏1436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60头,同比增长47.1%;猪出栏409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86头,同比下降41.2%。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增加值8030万元,同比增长12%,两年平均下降2%,对GDP的贡献率为14.2%,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有所回落。全县现有规模以上企业一家(供热公司),规模以下样本企业四家,由于我县规模以下样本企业不具代表性,增加值增速统一使用全市数据。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7%,而我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88%,因此,尽管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长2.1%,但因占比只有12%,致使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可比下降7.6%,两年平均增长16.3%,对GDP的贡献率为1.8%,拉动GDP下降0.2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加快恢复。一季度,全县服务业中的五个行业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GDP的3.7%,增长15.2%,两年平均增长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GDP的1.4%,增长38.3%,两年平均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占GDP的2.9%,增长14.6%,两年平均下降3.5%;金融业占GDP的5.7%,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1.9%;房地产业占GDP的5.3%,增长5.8%,两年平均下降3%;其他服务业占GDP的50%,增长19.1%,两年平均增长12.7%(营利性服务业占GDP的12%,增长22.5%,两年平均增长17%;非营利性服务业占GDP的38%,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11.4%)。

(三)投资消费稳步增长

1、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增幅位居全市第5、全区第20,比区、市平均水平分别低9.5个百分点和9.4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5.5%。从来源看,厅局及各部门(区返)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16.8%,同比回落35.7个百分点;县内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0.7%,同比回落11.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48.6%;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2.1%;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8%。

2消费市场复苏回暖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位居全市第5、与永宁县并列全区第19,比区、市平均水平分别低6.9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5.4%。从规模上看,限额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9.5万元,同比增长9.7%,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33.4%;限额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66.6%。从行业上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887.3万元,同比增长29.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1.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98.9万元,同比增长2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83.1万元,同比增长22.5%。

(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财政金融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31亿元,同比增长4.4%,增幅位居全市第4、全区第19,比区、市平均水平分别低6.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1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0.14亿元,增长 0.15%;非税收入完成0.17亿元,增长8.2 %。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6亿元,同比增长1.3%,两年平均增长2.9%。截止3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56亿元,同比增长9.66%,两年平均增长4.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23亿元,同比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长15.5%。

2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7元,同比增长17.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7694.2元,同比增长11.1%,增幅位居全市第4、全区第16,比区、市平均水平分别低2.4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4%,其中,工资性收入6909.7元,同比增长12.2%;经营净收入391.5元,同比增长19.1%;财产净收入167.8元,同比增长3.6%;转移净收入225.3元,同比下降1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54.6元,同比增长20.1%,增幅位居全市第4、全区第6,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1003.9元,同比增长21.6%;经营净收入810.1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农业收入0.4元、林业收入46元、牧业收入632.1元);财产净收入0.7元,同比增长4.8%;转移净收入440元,同比增长15.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4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一季度经济已经实现“开工红”的目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七不”。

(一)发展增速不够理想。一季度,全县经济发展尽管实现了预期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中,除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个位数增长外,其它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横向对比,特别是与区市快速发展的势头相比,在主要经济指标中,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外,其他经济指标增速均低于区市平均水平,凸显出我县发展动力不够强劲,发展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发展不够持续稳定。一季度,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从贡献率上看,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了92.9%,其中,非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率达到了52.8%,这主要得益于一季度向城镇职工预发了6000元的效能奖,致使四个非营利性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劳动工资总额增长37.7%。这种强刺激政策尽管有利于季度数据,但对全年发展无益,二季度,其他行业如不能有效弥补,极易造成经济发展反弹。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的占比来看,尽管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看似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体系和规律,但深入分析,在二产中,工业占比微乎其微,建筑业占比较大,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在三产中,非营利性服务占到半壁江山,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0.17个百分点,可以说,全县建筑业和非营利服务业打个喷嚏,全县经济发展就会“感冒”,这种过度依赖建筑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全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投资问题不容忽视。从投资结构上来看,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升,重基础设施、轻产业投资,重政府投资、轻民间投资。一季度,特色产业(草畜、中蜂、纺织、文化旅游等)投资仅有8332万元,占全部投资的27.8%,民间投资9949万元,占全部投资的33.2%。从投资规模来看,存在“两少两多”的问题,即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少、其他类投资多,大项目少、小项目多。一季度,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2902万元,占投资比重43%,同比下降26.4%,设备购置和其他类完成投资16696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新入库项目只有1个。从项目库存量来看,存在“三难”的问题,由于部分项目前期手续进展较慢、手续办理周期较长,迟迟不能入库统计、落地开工,在73个投资类项目中,62个是去年结转项目,新入库项目只有11个,总量无力支撑全年投资目标任务,目前库存额度仅有6.1亿元,面临投资强度难以支撑、计划投资难以接续、支付进度难以加快等短板。

(五)企业经营不容乐观。当前,宏观经济尽管企稳回升,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加之全县营商环境不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突出表现在9家资质内建筑企业,由于自身竞争力不强,招标类工程项目很难中标,工程量呈萎缩势头,个别企业甚至处于无活可干的境地,对投资的支撑能力持续减弱。同时,受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等多种因素影响,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企业的资金需求。

(六)消费冲击不容低估。突出表现在消费外流的冲击和网上消费、平台经济的冲击。一方面,我县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消费品种档次阶梯不全,低端消费品占主体,加之,我县非工业品生产供应地,物流费用高,消费品价格无竞争优势,消费外流不可避免,特别是到平凉消费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实体店经营成本上升,网购消费群体扩大,加之“美团优选”“橙心优选”等平台经济异军突起,极限扩张,瓜分和蚕食实体店经营份额。

(七)服务业虚高现象不容回避。一季度,服务业增长16.1%,但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是靠非营利性服务业拉动,即行政事业单位劳动工资总额的拉动,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另外公路运输业总周转量、电信业务总量使用全区统一数据,无法体现我县实际发展水平,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中的四个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无规上服务业,新业态等服务业项目起步不理想,持续快速增长少根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做好以下五个进一步。

(一)进一步抓好经济调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标县委和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针对一季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一阶段性任务再细化、责任再靠实,查漏补缺、查短补长,特别是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强化分析和精准施策,突出抓好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诚心服务企业,竭力促进发展,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坚决不打折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二)进一步抓好项目投资精准对接谋项目。要按照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及方向,抢抓机遇,论证储备一批建设项目,保障投资项目库充盈。协调问题促项目。对未开工的重点项目,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和绿色通道,尽快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力促在4月份全部开工建设,投资稳定增长。深入一线抓项目。要落实“一线工作法”,对照作战图,紧盯推进节点,严格实行清单管理、挂账销号,确保重点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推进。全面梳理入项目。强化项目入库统计,对已开工还未入库统计的项目要逐个梳理,对农业、房地产等领域实施的项目,要完善入库资料,全部真实准确统计入库。

(三)进一步抓好消费升级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摸清预期消费,合理调运补货,增加市场供应,丰富市场品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加大营销力度,力争消费稳定增长。

(四)进一步抓好企业入库。有力有效开展企业服务对接,积极抓好“四上”企业入库工作,发改、住建部门要加大工业、贸易、服务业、建筑业等企业排查力度,充分深挖增长潜力,对符合条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主动上门服务,协助企业完善相关手续,争取在规定的时间节点申报入库,提高“四上”企业入库数,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进一步抓好营商环境。一是促改革。深入推进“163”改革,真正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一门进、一次办”,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给平台。9家资质内建筑企业的运营情况关乎全县建筑业的产值,要加强资质内建筑企业的监管,督促建筑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提高企业参加招投标的竞争力,建议将未达到招投标限额的政府类投资项目向县内9家建筑企业适度倾斜。三是强支持。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满足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要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升银行业信贷占小微企业融资总量的比重,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县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全县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发展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